查看原文
其他

OMG!所有人!盘他!全国人大代表带货广东,向大家安利广东“三大工程”

广东人社 2022-05-03


在最近召开的全国两会上

来自广东的三位人大代表

向全国人民安利了这件好“货”

——“广东三大培训工程”

《羊城晚报》三大版面

"带货广东·代表说”专题报道

“南粤家政”“粤菜师傅”“广东技工”

的工作成效

 



让我们看看

人大代表们说了啥吧!


01




“小切口”解决“大民生”托起“一老一小”


导读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家政服务是一件具体细小、并不起眼的工作。但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老龄化加快、“二孩”政策开放,许多家庭对照顾、看护“一老一小”的现代服务需求迫切。


2019年8月,广东正式启动“南粤家政”工程,一场以人民为中心,针对广东家政业“提质扩容“、破解服务难题的大工程扬帆起航。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茂名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许志晖选择为广东“南粤家政”工程进行“带货”。他表示,“南粤家政”工程,以“小切口”推动服务“大变化”,满足民生“大需求”,聚焦市民需求,打造人民群众最放心的家政。对促进城乡劳动者就业创业,实现以脱贫致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广东产业结构转型,促就业、扩内需、惠民生,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据广东省人社厅数据统计,截止目前,南粤家政工程已培训家政人员逾30万人次。







(向上滑动查看全文)


许志晖介绍,“南粤家政”工程共包括母婴服务、居家服务、养老服务、医疗护理等4个服务培训项目。


“一老一小”需求的问题,涉及绝大多数家庭,也是家政服务业的重点难点所在。对此,许志晖表示:“南粤家政工程连续三年,每年都将组织开展6万人次的母婴护理员、育婴员培训。”在母婴服务培训方面,将组织开展从心理到技能的中短期培训,以促进妇女就业为重点,打造适应市场需求的初、中、高级母婴服务队伍。


在养老服务方面,将通过引导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参加养老护理员培训,满足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需要。在技工院校设置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推进技工院校养老服务实训基地建设,培养养老服务专业人才。以茂名为例,茂名市高级技工学校正在建设的南粤家政综合培训就业示范基地,就专门设置有养老服务、医护服务、居家服务国际化管家等养老服务培训功能,同时配套有养老服务模拟房、医护服务培训室等专业培训区域。到2021年,每年全省组织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2万人次。在居家服务和医疗护理方面,将每年分别组织培训6万人次以及2万人次。


开拓就业新渠道

每年开展家政服务类培训20万人次以上


家政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从业资格审查,家政行业缺乏统一标准成为了不少市民的心头大石。许志晖表示,建立标准体系、诚信体系、服务体系、产业体系是“南粤家政”工程实施后的重点。


许志晖介绍,根据《“南粤家政”工程实施方案》,到2021年,全省开展家政服务类培训60万人次以上,建设扶持50家省级家政服务培训示范基地和100家家政服务龙头企业,动员引导1000个以上有资质有能力的培训机构参与培训,预计带动就业创业120万人次以上。


“与此同时,围绕促进就业带动创业,‘南粤家政’工程还建立完善‘一条龙’的服务链条,扩大就业渠道。把实施“南粤家政”工程作为应对复杂形势、培育就业新增长点的重要举措,将城乡劳动者稳在岗位,稳在广东,为推动全国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作出应有贡献。”许志晖介绍,“南粤家政”工程实施后,茂名以成功申报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重点推进城市为契机,坚持做好家政服务技能培训,疫情期间开展享老管家、母婴管家等线上培训3000多人次;加快打造家政服务网络平台,提高服务便捷性;同时,以家庭服务业创业孵化基地和人力资源产业园联动,积极对接港澳地区家政服务市场需求,完成家政行业人才培养、人力资源输出、高质量就业的供给与需求端的闭环。推进家政服务劳务对接扶贫,建立家政扶贫对接帮扶机制,重点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的培训就业支持力度。


塑造南粤家政服务品牌


随着“南粤家政”工程的全面铺开,广东成立实施“南粤家政”工程促进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发展员工制企业、扶持龙头企业、打造培训示范基地、加强品牌创建等配套举措,构建“南粤家政”工程四梁八柱政策体系,计划三年内支出14亿元资金用于培训和社保补贴、龙头企业和示范基地奖补等方面。还出台了广东省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补贴申领管理办法,实现“南粤家政”培训补贴全覆盖。


许志晖介绍,在“南粤家政”工程的实施过程中,茂名根据自身特点,推出富有茂名特色的“好心家政”品牌。通过产教融合型的广东省好心家政集团和创业孵化基地为平台带动家政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开展“好心保姆”“好心月嫂”等职业技能培训,发挥龙头企业优势,推动职业院校、技工学校增设家政专业,打造“一老一幼”行业标准化品牌。并在全省率先实施员工制管理,完善家政业保障制度。创造了全省、全国多项“行业第一”。


目前,茂名市共有家政服务业企业238家,主要从事保育员、育婴员或家政服务员工作,为全省贡献家政从业人员约20%,为不断满足居民家庭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做出积极贡献。


注入新理念

传统行业焕发新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南粤家政’工程的实施,不仅为家政这个传统行业注入新的理念,承载了新的内容。更为家政从业者们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许志晖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之下,对于需要与人近距离接触的家政行业而言,复工之路并不那么顺利。“但我们了解到,在无工可派的情况下,不少家政企业积极尝试开拓新业务。”许志晖说。


疫情期间一方面,当下不少雇主对阿姨上门有所顾虑;另一方面,有些阿姨们也对上门工作存在担心,供需双降成为了摆在整个家政行业面前的现实。其中,给复工企业消杀成为一项走俏的新业务。


事实上上,疫情之下。在家政行业进行着对内培训升级,对外创新转型的同时。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也纷纷出招,力争行业早迎春天。


许志晖表示:“今年2月20日,广东省委、省政府部署出台2.0版“促进就业九条”,其中提出将‘南粤家政’纳入省十件民生实事抓好抓实,对南粤家政复工复业提供一系列帮扶措施。”


02




粤菜成为致富“金钥匙”一道菜带来上亿产值导读

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代表着广东精神的粤菜,伴随着社会发展的脚步,广纳百川,推陈出新,让“食在广东”的名号响彻全国。2018年4月26日,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在全省乡村振兴工作会议上提出实施“粤菜师傅”工程。自此,广东拉开以美食为媒, 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的序幕。


在2020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细花决定将广东味道带上两会:“在广东,凭借“粤菜师傅”工程,不少乡镇如今另辟蹊径,依托传统美食带动乡村旅游, 成为发展特色产业、助力百姓增收的抓手之一。”


据广东省人社厅数据显示,“粤菜师傅”工程实施2年间,广东累计开展粤菜师傅培训5万人次,带动16万人实现就业创业。







(向上滑动查看全文)


两年带动16万人就业


在黄细花看来,广东“粤菜师傅”工程,在传承粤菜文化的同时,促进城乡劳动者高质量就业,助力精准扶贫,走出一条“色香味俱全”的扶贫和乡村振兴“风味之路”。


“广东将‘粤菜师傅’工程列为全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十大工程’全面推进。” 黄细花表示:这两年来,广东加快建设粤菜师傅培育平台,在全省范围内大规模开展粤菜师傅培养培训。


目前,广东省开设了177所粤菜厨艺类专业技工院校、职业院校,建成省级重点和特色专业3个,在校生达到6.5万人。与此同时,广东各地还因地制宜开展各类“粤菜师傅”特色培训。


此外,广东还加快完善全省粤菜师傅培训基地网络建设。目全省建成了5个“粤菜师傅”国家级大师工作室,还有省级“粤菜师傅”培训基地和省级“粤菜师傅”大师工作室各100个。


“随着粤菜师傅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粤菜师傅行业发展也呈现出新态势,逐步有了完善的评价标准体系以及更丰富有特色的产业载体。” 黄细花表示。


在黄细花看来,参加粤菜师傅培训,习得一技傍身,这不仅拓宽了择业就业的道路,也让更多人看到技能创业的可能。事实上,“粤菜师傅”工程自实施以来,便与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重点工作密不可分、相互促进。


粤菜师傅培训已帮助不少农村贫困人口走上一条“美味”的脱贫致富路。目前,全省已组织1.1万名贫困人员接受粤菜师傅培训,累计开展粤菜师傅培训5万人次。


为了帮助更多粤菜师傅找到工作,广东人社部门还利用广东就业网及时发布粤菜师傅招聘信息,举办粤菜师傅专场招聘会。两年以来,全省各地举办“粤菜师傅”系列线上专场招聘活动,帮助了约2.7万名粤菜师傅达成就业意向,累计带动16万人实现就业创业。


不仅如此,“粤菜师傅”招牌不断擦亮,这项民生工程更走出广东走向全国,成为广东省际对口帮扶工作的重要手段。


一道粤菜带动一个产业


作为八大菜系之一的粤菜非常讲究食材的新鲜和原汁原味,吃起来清淡,但味道极其鲜美,因此,粤菜对食材的要求比较高,污染少的生态食材的市场需求度非常大。黄细花介绍,依托乡村旅游资源,深挖传统乡村粤菜美食。“在‘粤菜师傅’工程的推进过程中,因为一道菜,火了一个产业的例子并不少见。”


黄细花表示,在广东信宜,在粤菜师傅工程的实施当年,当地以怀乡鸡为主的三鸟饲养量不断上升。2018年信宜市饲养量增加22万余只,出栏量增加16万余只,当年饲养总量达7879.5万只。  


一道特色美食,带动产业兴旺的故事并非信宜独有。在南雄市区至梅关古道景区三十多公里的国道两边,聚集着160多家大大小小的餐馆、酒店和农家乐,他们无一例外都在经营“梅岭鹅王”这道经典名菜。


每天400多名厨师热火朝天地为四面八方游客提供上千道“梅岭鹅王”菜肴,同时,通过“农村淘宝”等电商平台,每天也有约上千只“梅岭鹅王”源源不断销往全国各地。


“一道美食,让梅岭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在近10年内声名鹊起,让周边无数‘老饕’不远数百里奔赴这个小镇,只为寻找这道美食。”黄细花表示。由于销路广,价格稳,周边养殖农家鹅的农户热情也不断高涨,不少散养户从散养改为规模养殖。梅岭的农家鹅养殖成为了农户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受“梅岭鹅王”美食产业拉动,当地餐饮、养殖、旅游、加工、电商和物流等十多个产业实现融合发展,直接拉动上下游经济超亿元。


结合文化打造国际名片


 “粤菜具有独特的文化性,具有深厚的岭南文化内涵。”黄细花表示,到2022年,广东将开展粤菜师傅培训20万人次以上,直接带动50万人实现就业创业,直接带动30万人实现就业创业,全省打造1000个乡村粤菜美食旅游点,建设100条乡村旅游美食精品线路。


黄细花表示,早在100多年前,粤菜师傅们就把粤菜带到欧美,迄今全球有110多个国家有粤菜名厨。“粤菜师傅”工程突出推广粤菜文化,深挖岭南传统粤菜美食内涵,还将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借助“一带一路”走出国门。让粤菜师傅成为弘扬岭南饮食文化的国际名片。”黄细花说。


“一道道制作精良的粤菜,一个个厨艺精湛的师傅,不仅为食客们送上味蕾享受,给乡村振兴带来解题新方略,更为岭南文化的传承插上腾飞的翅膀。”黄细花说,随着“粤菜师傅”工程的推进,国际化粤菜之路定会越走越宽。


03




培养“大国工匠”引领职业发展新时尚导读

没有高技能人才,就没有“大国工匠”,就支撑不起高质量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广东正处于“广东制造”迈向“广东智造”甚至“广东创造”的关键时期。


近年来,广东省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需求,在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下,广东省人社厅开展 “广东技工”工程,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加快培育一大批技能精湛的“南粤工匠”,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在2020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佛山市技师学院装备制造系副主任杨珍选择为“广东技工”工程带货,她表示,随着工程不断推进,“广东技工”工程犹如一驾马车,拉起了广东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技能人才队伍,拉起了广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生动局面,更拉起了广东向着高质量发展更进一步。






(向上滑动查看全文)


广东模式:

已建成全国最大技工教育体系


在杨珍看来,技能人才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力量,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广东历来高度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将其作为建设制造业强省的重要支撑,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创新驱动发展、振兴实体经济等重大战略。


近年来,广东充分发挥技工院校培养技能人才主阵地的作用,推进技工教育综合改革,大力实施技工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基本建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技工教育体系,切实为广东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技能人才供给。


目前,广东已形成了以技师学院为龙头,高级技校和普通技校为基础,公办与民办互补,学制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的现代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创建了技工教育“广东模式”。被国家人社部誉为“全国技工教育的一面旗帜”。


据省人社厅数据统计,目前广东省已基本建成全国最大的技工教育体系,全省有156所技工院校,其中技师学院37所,在校生55.8万人,约占全国的1/6,其中高技能人才比例超过50%,技能人才总量达1249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401万人,均居全国第一。


全省技工院校高级工班以上在校生占总数的51%,高出全国13个百分点。建成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各34个,数量居全国首位。


工程目标:

2025年平均每4个劳动者中就有1个技能人才


“去年是广东技工教育发展极不寻常的一年。”杨珍表示,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这个职业技能竞技最高舞台上,广东选手拿下8金3银1铜和8个优胜奖,帮助中国蝉联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一,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技能人才高质量发展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果。“世赛的明星示范带动效应已初显。通过普及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理念,吸引和培养更多优秀技能人才。” 杨珍说。


“如何将世赛成果进行转换成?如何打造高质量技能大军?‘广东技工’工程给出了答案。”杨珍表示,广东将通过重点实施好七大行动,聚力实现“广东技工”工程规范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打造广东工作新品牌,让“广东技工”工程引领新时代职业发展新时尚。


“广东技工”工程的总目标是,到2022年,“广东技工”数量基本充足,结构趋于合理,年龄梯队相对完善、技艺素养整体提升。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超过25%。到2025年,“广东技工”规模更加宏大、结构更加优良、年龄梯队更加完善、技术技能更加精湛,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局全国前列,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达40%以上。


“这意味着,2025年平均每4个劳动者中就有1个技能人才,每10个劳动者中就有1个高技能人才。”杨珍说。


经验做法:

三百余个专业对接广东现代产业


对于世赛场上的“广东时刻”,杨珍向记者展现一了一组数据,揭示了广东世赛佳绩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紧盯“高精缺”产业,目前全省技工院校共有341个专业,涵盖20个主要行业,其中绝大部分面向现代产业;此外还投入2.3亿元资金重点支持133个面向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省级重点专业和30个面向传统优势产业的特色专业,深入开展校企合作。


广东获奖的20个项目中,有18个项目的选手来自技工院校。“广东产业转型快,以前的教学模式很难跟上企业发展要求。因此广东开展了技工教育改革,也是取得好成绩的原因之一。现在的专业设置综合性、针对性更强,都是根据行业需求和世界技能大赛的要求进行培养。” 杨珍说。


“贴近产业、服务市场是广东技工院校开展教学的首要法则,也是广东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思路。”杨珍介绍说。当前,广东省开创了校企双制育人模式,这种模式被国务院原副总理马凯誉为中国特色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据统计,目前全省技工院校共有341个专业,涵盖20个主要行业,其中绝大部分面向现代产业。重点支持133个面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省级重点专业和30个面向传统优势产业的特色专业,打造市场化、特色化、高水平专业品牌。


提升待遇:

技师参加公务员考试与本科同等对待


那么具体而言,“广东技工”工程将如何推进?实施服务现代产业发展行动。杨珍介绍,“广东技工”工程明确,将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机器人、大数据、高端装备制造等新专业集群。完善校企双制办学,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实施“乡村工匠”工程,重点建设乡村建筑工匠、动植物疾病防控、农业经理人、农产品食品加工与质量安全、农村电商等一批乡村工匠省级重点和特色专业。


此外,“广东技工”工程还将推动用人单位建立职工凭技能到使用晋升、凭业绩贡献确定薪酬待遇的激励制度。取得高级工和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或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高技能人才,在参加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审时分别与大专和本科学历人员同等对待。


在杨珍看来,随着“广东技工”工程的推进,技工院校将大有可为:“技工院校应围绕市场紧缺急需职业,多角度探索创新培训形式,为新型农业农民、外来务工人员、退役士兵实现转岗、技能提升和技能扶贫等。”


来源:羊城晚报


☞ 这年头,猫猫都能住上大别墅了?!实名羡慕~

☞ 技术男这样玩手机?家里莫不是有矿??

△我们在这等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